

-
观点 | Opinion more
-
西方某些媒体的涉华报道快把我蠢哭了
我简直搞不懂,如果你根本没去过中国,没研究过中国,怎么可以做关于中国的节目?我们似乎还活在一个国际社会就等于西方社会,国际舆论就等于西方舆论的年代。我们竟然可以短视到这个地步,竟然可以自以为是到无法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地步。[全文]
-
在希腊留学都挺好,就怕遇上……
许多留学生在希腊还喜欢租车出行,周末或者假期喜欢约三五好友,开车去偏僻的修道院或者各类神庙等历史遗迹游玩,这时一定要将租来的车辆停在正规停车场,因为还有一类明目张胆的小偷会在景区找停在路边的私家车,砸玻璃获取车内财物……[全文]
-
有人不喜欢意大利公司被收购,看不到中国赋予的新价值
有时外国企业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缺乏了解,最后把事办砸了。或许中国消费者可以听其言观其行,别太较真。中国文化这么深奥,如果外国人弄不懂希望你们多包涵,他们越不懂越说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全文]
-
从微观入手,中国人这次想做的事不一样
“一带一路”是在具体的一个国家,一个领域,具体的治的过程中,形成联合共同体,然后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共同治理,再上升为全球治理,与联合国体系的全球治理,上下补充。全球治理真要做,难度很大,很多宏大主题不知道哪天能真的做成,但在一些小的范围内,治理问题可能在比较短时间做成。[全文]
-
盛大国庆过后,中国复兴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中国的待办任务清单依旧很长,其领导人不改初心、夜以继日,正逐一厘清议程项目。这些目标没有一个可以轻松实现,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充满挑战的情况下。在中国正陶醉于自己的生日庆祝之时,以美国为首的外部世界却对中国渴望成为技术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忧心忡忡。[全文]
-
对话巴铁高官:世上只有一条“丝绸之路”,美国版已失败
近期,巴基斯坦周边地缘政治形势趋向复杂,印度单方面改变了克什米尔现状、阿富汗反恐形势有所反复、伊朗与美国关系也陷于紧张;另外,巴方还因国内经济问题接受了IMF救助。中巴传统友谊和“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全文]
-
中欧都不想再发生战争,而美国不一样
早在欧洲人发现非洲之前很长时间,中国就已经发现了非洲,但中国并未在此殖民或是掠夺资源,而是与非洲通商。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无法扮演中国的老师。因为欧洲和日本都曾经对中国做出过可怕的事情。[全文]
-
自由主义陷入困境,中国开出新药方
国际政治是否要退回到现实国际政治的丛林状态?特朗普是一个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特征的政治家,但是特朗普国际战略的困境,恰恰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理论在处理21世纪的复杂性上的困境。[全文]
-
即使中美将长期对抗,我们也绝对不要学苏联华约
目前中国的“一带一路”框架分成十大板块,东南亚板块、南亚板块、中亚板块等,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没有,就是北美洲。如果“一带一路”做成了,美国就被排斥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之外,这不是我们排斥美国,是美国自己排斥自己。[全文]
-
“大一统”能为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提供多少启发?
宗教在近代史上承担着为民族国家形成与殖民扩张背书的任务。如果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基督教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那么廖平运用儒学典籍中的名词与概念来构想全球秩序,其意义就在于彰显了儒学在这一时代变局下仍有话语权与解释权。[全文]
-
明朝掌控陆上丝绸之路两百多年,凭什么?
明朝对丝绸之路的管控能力自然也就明显强化。特别是面对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因不甘心失败而造成的长期压力,明朝必须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控制陆路丝绸之路,以分化蒙古与西域诸政治体的关系,使其难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明朝。[全文]
-
你是中国人我是印度人,但有谁会说“我是亚洲人”?
我出生在印度,父母现在还跟我说,他们有多么不喜欢殖民主义。一些国家或西方媒体称“一带一路”是新殖民主义,这是他们的宣传口径,但我支持“一带一路”。只是,我想让各位知道,有30亿人还保留着冷战和殖民时代记忆,他们在这方面是非常敏感的。[全文]
-
玻璃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人家是正经国货好不好
很多人误以为,直到近代,玻璃才由欧洲传入,从那一刻起中国人才见识到这种亮晶晶的人工制品。早在春秋末年、战国初期,中国本土的玻璃制造工艺就开始于地中海和中亚传入的玻璃交相辉映。两千五百年时光中,所有亚洲文明共奏了一曲宏大的“玻璃史诗”。[全文]
-
嫁到中国后,才发现中国豆制品如此丰富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但是我现在并不长期住在俄罗斯,因为我嫁到了中国。如果非要我们俄罗斯人选一个非俄罗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那么我相信大家更喜欢中国这种做实事的国家,而不喜欢美国这种天天制裁这个制裁那个的国家。[全文]
-
欧洲反思自身角色时,了解下中国词语“危机”的辩证性
亚欧版块占据了全球36%的面积,70%的人口。亚洲和欧洲国家能否更加紧密地进行合作?双方能否建立起一套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最为基本的原则?能否一起去承担新的全球领导人的角色?我个人对此相当乐观,也抱有很大的希望。亚洲和欧洲将会携手共进,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全文]
-
吉布提总统:“美法日印都能来,为什么中国人不能?”
两年前中国驻吉布提基地还不能叫基地,两字太敏感。我问吉布提总统盖莱,都说我们搞扩张,军舰都开过来了,还建基地,你也这么认为吗?他说:“美国人、法国人来了,沙特人也想来;日本来了,印度也想来;为什么中国不能来?”所以,就是我们想得太复杂了。[全文]
-
作为“基建狂魔”的一员,我们怎么把标准推到海外
在对接国际项目的时候,效率优势、成本优势能带来信任的转移。包括我们之前做的巴拿马的项目,我们和当地可以达成的一种共识是,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我们可以在国内预先定制好产品。以前很多情况是客户只在中国买材料,到项目现场去完成进一步的制造和深加工。[全文]
-
从华为的遭遇,就能看出欧美对华差异
尽管美欧看似都对中国的战略雄心表示怀疑,但习主席不久前对欧洲的访问足以让人看清美欧的对华政策存在根本性差异。美国企图将北约改造成反华联盟,而欧洲与中国的共识多于分歧。[全文]
-
欧洲曾怀疑中国复兴,现在自己复兴反要靠“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被确定为中国下一阶段国际关系的核心战略,中国完全可利用自己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雄厚的金融和人力资本储备,为沿线国家的和谐关系带去巨大希望,给欧洲复兴提供前景。[全文]
-
“我们担忧一带一路的透明度问题”“只有局外人才这么想”
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一带一路’的透明度不够高,我们不太清楚‘一带一路’意味着什么,中国政府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中国政府谋求的是经济利益吗?还是只是想做一些善事?”古巴驻华大使:“所谓的透明原则,只有身处‘一带一路’外部的人才会谈论,真正和中国打交道的这些国家并不会抱怨透明性。”[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中企将向尼日利亚转让铁路技术
-
首次走出国门!深交所与巴交所签署技术输出协议
-
希腊再简化黄金签证发放,之前64%都给了中国人
-
为抗衡“一带一路”,美国启动“蓝点网络”
-
哈萨克斯坦将向中国出口猪肉
-
不顾联邦政府反对,澳州长与中国签一带一路大单
-
他还是这么刚!
-
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投资超七千亿
-
中企接手后,这里将成欧陆最大油田
-
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
-
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新实践
-
回顾上半年三场主场外交 这一理念贯穿始终
-
英新首相对“一带一路”非常热情 外交部回应
-
乌克兰新总统会中国企业团:签100亿美元初步清单
-
这张600多年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数次向世界展示
-
印尼寻求建立“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世行发布一带一路研报:或助4000万人脱贫
-
中国有个“假发之都”,非洲消费正逼近美国
-
东帝汶前总统盛赞一带一路:美日欧总是反应迟缓
-
秘鲁欲重启两洋铁路:与中国合作将是“天作之合”
-
-
· 一带一路 ·
-
孟加拉总理:印度,你是大国,不要担心“一带一路”
-
怎么当好“一带一路”主力行?专访中行行长刘连舸
-
州政府自行加入“一带一路” ,澳总理惊了
-
甩开“中央”单干,澳这州加入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5岁了,真好!
-
一部影片,为何在上映半年后得到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的点名称赞?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给新疆主持人发感谢信 为什么?
-
当炸弹成为商机 阿富汗电商飞速发展
-
印尼80多岁老华侨当年年级第一 他聊了聊回国高考
-
“舌战群儒”视频5|张维为:价值观念彼此尊重,这才是中国的行事之道
-
斯里兰卡前大使:印度对中国的这个担忧很可笑
-
中国为全球贡献多少就业?仅一带一路就超16万
-
骑行18国抵北京,这是第一个骑摩托穿越丝绸之路的阿拉伯人
-
当一带一路来到电影世界,中国的角色依然很重要
-
这个台湾人连赞3遍大陆——非常强,非常强,非常强!
-
“太好吃了!”外国吃货眼里的“一带一路”
-
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吗?观网读者:工业化推动世俗化
-
分头行动!“第一夫人们”现身秀水街买买买
-
和习近平一起“走路”是什么体验?马云和他们来告诉你
-
萌娃正太已成少年,白俄罗斯“小王子”又圈粉
-